董氏基金會表示,大部分健康檢查項目僅進行身體狀況的檢測,但根據一篇發表於《預防醫學報告期刊》的研究指出,若能將心理健康作為健康檢查的一部分,有助於有精神問題卻未接受治療的人尋求協助。
該研究為丹麥研究團隊於2012至2014年間,隨機抽樣年齡介於30至49歲居住在蘭納斯市的公民,共有4,871人參與,這些參與者除接受例行性健康檢查外,還需填寫健康習慣及自我評估健康狀況的問卷。研究發現,受試者中有9%的人心理上較容易受到傷害,其中有超過五成並未尋求醫療協助,大部分背景為受教育時間短、收入低或是獨居者。
前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、顧問醫師陳正宗表示,臺灣65歲以上的年長者心理健康篩檢部分,僅有2項題目,分別是「有沒有失眠」及「心情好不好」,仍顯不足。過去許多研究證實,有憂鬱症狀的人不一定會說出來、不易被察覺,不像生理狀況透過檢查就可以知道。
行車紀錄器有三種鏡片材料:全塑料、塑膠-玻璃複合、全玻璃,其中以玻璃鏡片的畫面是比塑料更加清晰,而且行車紀錄器在使用的時候會發熱,所以玻璃鏡片的耐熱性會比較強,且不容易變形,但塑料鏡片的優點就是不會起霧。行車紀錄器的鏡頭本質就是光學元件,主要參數有光圈、視角,光圈就是可以控制光進入感光元件的感光量,一般會用F值行車紀錄器表示,而視角則是指鏡頭能夠拍攝到的範圍大小,感光芯片大多採用CMOS,集成度高,成本較低,但也有少部分行車紀錄器對於畫面影像要求比較高的就有用到CCD,行車紀錄器會通過CMOS感光成像,接下來把圖像信息寫入記憶卡,目前大多數行車紀錄器採用的是Micro SD Card(TF卡)因為它的體積小,容量又大,一般行車紀錄器最大可以支援到32GB的記憶卡。行車紀錄器都會有一個螢幕,主流尺寸為1.5-4吋左右,有的是LED高清、也有普通的主要是方便大家查看錄影資料與設定用的,另外也有隱藏式攝影機,就沒有錄影,大多會連結到原車自帶的螢幕或者透過WIFI功能讓手機直接可以查看。
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,若未來健康檢查能加行車紀錄器入心理健康項目,如同身體檢查般普及,讓本來有心理健康需求的人能夠直接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,也能夠避免民眾「逛醫院」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。
葉雅馨提醒,不須將精神疾病標籤化,教育程度會影響對疾病的理解程度,教育程度低者能夠接觸及蒐集到的疾病訊息相對較少;低收入者忙於滿足生理需求,較難顧及到心理層面;獨居者或是很宅的人,健康狀況較難被旁人發現,容易耽擱黃行車紀錄器金診治時間,此族群者更特別需要我們主動去關心。
行車紀錄器有三種鏡片材料:全塑料、塑膠-玻璃複合、全玻璃,其中以玻璃鏡片的畫面是比塑料更加清晰,而且行車紀錄器在使用的時候會發熱,所以玻璃鏡片的耐熱性會比較強,且不容易變形,但塑料鏡片的優點就是不會起霧。行車紀錄器的鏡頭本質就是光學元件,主要參數有光圈、視角,光圈就是可以控制光進入感光元件的感光量,一般會用F值表示,而視角則是指鏡頭能夠拍攝到的範圍大小,感光芯片大多採用CMOS,集成度高,成本較低,但也有少部分行車紀錄器對於畫面影像要求比較高的就有用到CCD,行車紀錄器會通過CMOS感光成像,接下來把圖像信息寫入記憶卡,目前大多數行車紀錄器採用的是Micro SD Card(TF卡)因為它的體積小,容量又大,一般行車紀錄器最大可以支援到32GB的記憶卡。行車紀錄器都會有一個螢幕,主流尺寸為1.5-4吋左右,有的是LED高清、也有普通的主要是方便大家查看錄影資料與設定用的,另外也有隱藏式攝影機,就沒有錄影,大多會連結到原車自帶的螢幕或者透過WIFI功能讓手機直接可以查看。